时疫清瘟丸,治流行病的一个中成药
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7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图片

从古自至,流行病爆发过多次,中医据症状创制过多种方剂。中成药时疫清瘟丸,是源自清代医书《经验方》瘟疫门的一个方剂。所清的瘟,是外感时疫之瘟。所用的方式,是内清寒热,外散风热,并凉血活血,除湿止痛等。所针对的症状,是头痛身痛,恶寒发热,四肢倦怠,喉痛咽干,痄腮红肿。所谓痄腮红肿,是腮腺肿大红肿胀痛,在古代这叫蛤蟆瘟,在现代叫流行性腮腺炎,是温热疫毒侵袭,壅阻遏制半表半里的少阳经脉,使颈项及腮俱肿,大如虾蟆样。且看时疫清瘟丸组成:羌活、白芷、荆芥穗、防风、淡豆豉、川芎、薄荷、赤芍、葛根、金银花、连翘、牛蒡子、蓼大青叶、黄芩、淡竹叶、天花粉、桔梗、柴胡、玄参、甘草、水牛角浓缩粉、牛黄、冰片。 全方针对的问题多,用药也多,我们来一个个理顺。先要关注的,是头痛身痛。这与身体受了风,及湿气与瘀血有关。排第一位的羌活,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治多部位的痛,无论头痛身痛,颈项僵硬,肩背酸痛。白芷散风除湿,通脑窍而止痛,尤能治前额及眉棱骨痛。川芎行气活血祛风,让头痛影无踪,无论额头痛、脑后痛、头顶痛等。冰片行气力强,通窍力佳,可使头面窍道通畅而散毒止痛。无论是咽喉与腮腺的肿痛,还是头痛。且其冰凉清热,与白芷川芎的辛温散寒共成寒温并用。荆芥穗和防风均祛风力强,风邪除了,能解表散寒并除湿,是风寒感冒兼有湿的好搭档。但它俩若配合得当,又可用于散风热。比如配银花、连翘、薄荷,疏风散热,治风热表症。这三味也见于本方。配牛蒡子、桔梗、生甘草,清热利咽。这三味也见于本方。且这六味均可用于治恶寒发热,疮疡肿毒,喉痛,痄腮红肿。尤其连翘为“疮家之圣药”,对于治咽喉肿痛,痄腮红肿功不可没。而牛蒡子善治咳嗽咯痰不畅,这对于利咽喉,治肿痛也极为有益。接下来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。之所以身体发热,倦怠乏力,甚至咽喉肿痛等,是热进入了血中,故用赤芍和蓼大青叶、水牛角浓缩粉、玄参清热凉血。且各味凉血的重点不一样:赤芍凉血散瘀,玄参凉血生津,蓼大青叶、水牛角浓缩粉凉血消肿。蓼大青叶消肿除疮的功效不一般,无论斑毒,丹毒,痄腮,痈肿都可用。而牛角浓缩粉除了凉血消肿,还用于降高热,高热到神昏谵语也可用它降。同时,时疫温热入体,体内的火毒也是引发咽肿,倦怠,痄腮等的一大原因,也得大力清除。黄芩泻肺胃胆肠之火,天花粉泻肺胃之火。淡豆豉与冰片均能除郁热。冰片除郁醒神,淡豆豉除郁解烦,配合水牛角浓缩粉让神志清明且稳定,改善病症带来的烦躁神昏。对于牛黄来说,有个上清头面的中成药以牛黄冠名:牛黄上清丸,可见其清头面热毒很受重视 ,善清火毒郁结之口舌生疮,咽喉肿痛,腮腺恶疮等。接下来,热病显然会伤身体的津液,故用淡竹叶泄胃火止渴,用玄参天花粉滋阴生津,用葛根升清阳,顺便把津液带进口腔。最后,用柴胡清虚热推陈致新,并以疏肝升阳,解决前面提到的病入半表半里少阳经(手少阳三焦,足少阳胆经)的问题。全方的主要特色: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。用于感受温热之邪引起的诸多问题,比如前述讲到的各种症状等。主要用于感冒或流行性感冒,急性扁桃体炎,急性咽炎,腮腺炎等。以舌红苔黄为辨证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